隐士与历史文化隐士与历史文化
有人说中国过去的隐士,就是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者“不同意”的
主张,他 不反对,反正个人超然独立,这是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这个
比方表面上看起来 很对,实际上还是不大对,因为中国一般的知识分子
中,走隐士路线的人并不是 不关心国家天下大事,而是非常关心,也许
可以说关心得太过了,往往把自己站 开了,而站开了并不是不管。印度
的思想,绝对出家了,去修道了,就一切事物 不管;中国的隐士并不是
这种思想。我们研究中国的隐士,每一个对于现实的政 治社会,都有绝
对的关系,不过所采取的方法,始终是从旁帮助人,自己却不想 站到中
间去,或者帮助他的朋友,帮助他的学生,帮助别人成功,自己始终不
站 出来。在中国过去每一个开创的时代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人。 最有
名的如明朝朱元璋开国的时候,能够把元朝打垮,当然中间是靠几个道
家思想的隐士人物出力,正面站了出来的是刘伯温,背后不站出来,故
意装疯卖 傻。疯疯癫癫的人有好几个,如装疯的周颠,另一个是铁冠道
人,这是著名的。
这些人朱元璋都为他们写过传记。正史不载,因为正史是儒家的人
编的,他们觉 得这些人太神奇了,这些资料都不写在正史中。尤其是周
颠这个人更怪,既不是 和尚,又不是道士,一个人疯来疯去的,与朱元
璋的交情也非常好,每逢朱元璋 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他突然出现
了,告诉解决的办法。有一次朱元璋测验他, 周颠自己说不会死,朱元
璋把他用蒸笼去蒸烤,结果蒸了半天,打开一看,他等 于现在洗一个土
耳其浴,洗得一身好舒服。从此朱元璋告诉部下,不可对周颠怠 慢,这
是一个奇人。像这一类的人,也属于有名的隐士思想一流的人物。 中国
过去有道之士,可以不出来干涉现实的事,但他非常热心,希望国家太
平,希望老百姓过得好,宁可辅助一个人到太平的时代,而自己不出来
做官;等 到天下太平了,成功了,他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他什么都不
要。在中国古代历史 中,这一类的人是非常多的。当然正面历史不容易
看到,从反面的历史上,可以 看到很多,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些人。
就拿王阳明来讲,他所碰到的于普通人 的生活及观念不同的异人也很
多。 隐士思想,明知道时代不能挽救的时候,他们站开了,担并不是消
极的逃避, 等于是保留了文化的精神,培养后一代,等待下一代。最有
名的,如唐代的王通, 我曾经提到过很多次,他的学生在他死后私缢他
为“文中子”。在隋炀帝的时候, 他本来有志于天下,自己想出来干,
但与隋炀帝谈过话,到处看过以后,知道不 行,回去讲学,培养年轻一
代。所以到了唐太宗开国的时候,如李靖、房玄龄、 魏徵这一批唐代的
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 化思想,
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可是我们读唐代的历史,还没有他的传记,所以
后人还是怀疑文中子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否则为什么没有他的传记?最
后经考证, 原来文中子的儿子,得罪了唐太宗的舅子,也是一位很有名
的大臣,人也很好, 不过在学术思想上意见不同,所以后来修唐史的时
候,就没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摆 进去。因此文中子死后,他的缢号,还是
朝中这班大臣。也就是他的学生私下给 他的。历史上有名的“自比尼
山”故事,就是说不仅他的弟子,连他自己也比为 当代的孔子。而实际
上以功业来说,也许他比孔子还要幸运,因为孔子培养了三 千弟子,结
果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功业上的成就,而文中子在几十年培养了后一代 的
年轻人,开创了唐代的国运与文化。
像这一类,也属于隐士之流的思想,明知道时代不可以挽回了,不
勉强去做, 不作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人应该有中流砥柱的气
概,但能不能把水流挽 回呢?这是不可能的,只可以自己流传忠臣之名
而已,对时代社会则无法真正有 所贡献。道家说要“因应顺势”,这类
人的做法,就形成了后世的隐士。
名利浓于酒名利浓于酒
孔子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像我们这类的人,就用不着了,我们
不必占住那个 职位,可以让别人去做了。如果仍旧恋栈,占住那个位
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 是可耻。其次,社会国家没有上了轨道,
而占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 是可耻的。结论下来就是
说,一个知识分子,为了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吃饭,是 为了对社会
队国家能有所贡献,假如没有贡献,无论安定的社会或动乱的社会,都
是 可耻的。 讲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一些故事,可作为研究这两句话的
参考,这个免于“耻” 字的功夫可真难。 如大家所熟知的,汉光武刘
秀和严光(子陵)是幼年时的同学好友,后来刘秀当 了皇帝,下命令全
国找严子陵,而严子陵不愿意出来作官躲了起来。后来在浙江桐庐 县富
春江上,发现有个人反穿了皮袄钓鱼,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怪人,桐庐县
令把这件 事报到京里去。汉光武一看报告,知道这人一定是老同学严
光,这一次才把他接到京 里去,但严光还是不愿作官。汉光武说,你不
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的还是同 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
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那样坏睡相,腿 压在皇帝的肚子
上,所以太史公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后世在严光钓鱼的地方,
建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因为历代以来的读书人,都很推崇严子陵,认
为他是真正的 隐士。有一个读书人去考功名,经过严子陵的祠堂,题了
首诗在那里:“君为名利隐, 吾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
台。”这是推崇严子陵的。相反的,清人却有诗 批评严子陵:“一袭羊
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 寻?”这
是说严子陵故意标榜高隐,实际上是沽名钓誉,想在历史上留一个清高
的美 名。这是反的一面。 此外,还有一段中国历史上蛮有趣的事情。
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
四岁亲政,就 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天下,作了六十年的皇帝,把
清朝的政治基础定下来,可 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皇帝,不是职业皇帝
了。他看到汉人反清的太多,为了要收罗那 些不愿意投降的读书人,在
科举中特别开了一个“博学鸿诗科”。对于那些不愿意投 降的遗老们,
特别恩准,马马虎虎,只要报一个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给予很好的官
位,结果有很多人,在这种诱惑下动摇了,而进了“博学鸿诗科”。也
还有很多人硬 不投降,所以当时闹出了很多笑话。其中一些,是非常尖
刻讥讽,当时曾留下几首讽 刺的名诗:“一队夷齐下首阳,几年观望好
凄凉。早知薇蕨终难饱,悔煞无端谏武王。 ”后来又开第二次“博学鸿
诗科”,再收罗第一次未收罗到的人。因为许多人看见第 一批“博学鸿
诗科”的人,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住了(从这里看,中国人
讲究的节操,要守住真是难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终生不变,实在是最
高的修养)。 第二次去的人更多,考场的位置都满了,后去的被推到门
外,有人便吟诗挖苦:“失 节夷齐下首阳,院门推出更凄凉。从今决计
还山去,薇蕨那堪已吃光。”中国读书人, 非常重视节操,也就是中心
思想、见解的坚定问题。
又如明末清初的名诗人吴梅村,他的诗的确好。他本来坚持不肯投
降,清政府挟 持其老母威协他,逼得他最后只好去向清政府报到。因此
吴梅村一生非常痛苦。同时 清政府对这些投降的人,虽然待遇很好,但
后来写历史的时候,清帝还是下命令把这 些人列入《贰臣传》。这是中
国的文化的精神,尽管再好,终究是投降过来的,骨头 不够硬,这是很
严重的,被人瞧不起的。吴梅村后来被列入《贰臣传》,他当时去报
到,内心非常痛苦,但是被清政府征召,非去不可。所以他的诗有:
“浮生所欠唯一 死,人世无由识九还。”吴梅村因为名气太大,他在应
召启程进京的时候,有好几百 人,号称“千人会”,为他饯行。有一个
青年,没有参加这次集会,写了一封信,派 人送到宴会上给吴梅村。吴
梅村坐在首席上打开来一看,脸色都变了。旁边的人觉得 奇怪,看了这
封信后大家的脸色都变了。原来这封信上写了这么一首诗:“千人石上
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在坐
的人全被骂了。 我们看了这些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臣节与忠贞的精
神,要特别注意。前几天中午 和几位同学吃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有
一位现在法国修哲学博士的同学,回来写论 文,因为她是学哲学的,听
了这个问题觉得奇怪,她说:“这有什么不对?”还问曾 国藩算不算贰
臣,我告诉她当然不算贰臣,她反而觉得“更怪”。我说,假如别人说
你是再嫁夫人,你气不气?她说:“我当然气,我根本还没结婚。”我
说,对了,所 谓贰臣就等于一个女人结了婚,丈夫并没有不对,而她离
开丈夫和另外一个丈夫在一 起,当然别人要攻击。这就是西方文化的看
法与中国文化的不同。这个时代的道德、 节操的观念也与过去的不同。
所以今天的中国文化,在这个问题上,也正处于历史文 化观念的矛盾与
交替当中。
绝不让穷愁同时光临
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对人生常有“贫病交加”的悲叹。世界上贫病
交加的人太多了,这是我们应该用心致力的地方。所谓行仁道,就是要
从社 会整体的环境来均富。拿现在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要达到全民的
富强康乐。 有一个朋友,过去地位很高,也是部长级的,现在有七八十
岁了。
前两个月碰面,看他气色很好,相逢便问年龄,他很风趣地说:
“我是王( 望)八之年。”他来了个谐音答话,自我幽默一番。这位朋
友,现在蛮穷的, 他常说人世的两个字,自己只准有一个字,绝不许同
时拥有两字。什么字呢? “穷、愁”两字。凡“穷”一定会“愁”,穷
加上愁就构成穷愁潦倒。他虽 然已到望八之年,因为只许自己穷,绝不
许自己愁,所以能“乐天知命而不 忧”。他真的做到了,遇到知己朋
友,仍然谈笑风生。另一个人还告诉我关 于他的故事说:某老还是当年
的风趣。他虽穷,家里还有一个跟了他几十年 当差的老佣人,不拿薪
水,在伺候他。有一天,他写了张条子,叫老佣人送 到一个朋友那里,
这个朋友知道他的情况,又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他有条子 要钱,当然照
给。这一天他拿上一千块钱,然后到一家饭馆,吩咐配了几样 最喜欢的
菜;身上香烟不太好,又吩咐拿来一听最喜欢抽的英国加立克牌的 高级
香烟。一个人慢慢享受,享受完了,口袋里掏出这一千块钱,全部给了
茶房。茶房说要不了这许多,要找钱给他,他说不必找了,多余的给小
费。 其实连那听外国香烟在内,他所费一共也不过三四百元。茶房说小
费太多了, 他仍说不必找了。他以前本来手面就这么大,赏下面人的小
费特别多,现在 虽穷,还是当年的派头。习惯了,自己忘记有没有钱。
所以朋友门当面说他 仍不减当年的风趣,他听了笑笑说,我就要做到这
一点,两个字只能有一个。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
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社 会上贫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
再添愁,这个修养就相当高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几句话看起来
非常简单,但是要是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 单了。孔子第一句话
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食”,只有一个 “便当”。古代
的“便当”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一瓢饮 ”,当时没
有自来水,古代是挑水卖,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物质 生活是
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 于
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
里 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资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
旧。我们 看文章很容易,个人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乃至于
几天没饭吃, 还是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做
到,也还真不容易。 颜回做到了不受物资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
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 有他做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
死了。近代研究孔孟思想的, 认为颜回是死在营养不良。虽然是句笑
话,但是大家对营养还是要注意到才 对。
纪晓岚编书不写书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
“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然超不
过古人的范 围,又何必再多著述。”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
编书--整理前人 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于以后的学者
们学习。自己的著作 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就是因为他倚
此态度而为学,自然地读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为他人深 刻而正确,他
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广
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
家的 文化,更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
不包括在 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也因之产生了 流弊。 说到纪晓岚,顺便讲两个笑话。纪晓岚一生治学
严谨,对学生的教育也 很严格,近于苛求。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
纪晓岚,他看完后,批了两 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这是杜甫的两句诗,这个学 生莫名其妙,去问老师。纪晓岚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讲些什么; “一行白鹭上青天”,愈飞愈远
离题万里。
还有一次,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
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
答:说你 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
次一等的叫“ 放屁狗”。
道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
化思想。到唐 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
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 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
“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 了一阵漪涟,一度有所变
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
儒家,我们就 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里
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 用品具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
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 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来必需
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
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这譬喻是有理由的。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
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 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
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 接下来宋、元、
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老
(黄帝、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
榜的,即在宣 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是
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 ,亦可以旁借“挂羊头卖狗肉”的市井俚语
来勉强比拟,意思就是,讲的是一套,做 的又另外是一套。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
道家思想的是 老子,他所著《老子》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
统,最有具体的叙述。而阐 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
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著《庄子》 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
《南华经》。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 、经济等等各方
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 养
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大有用处。
这不只是指庄子的内七篇而已,事实上,几千年来,历代所偷偷运
用庄子的学术 ,都取外篇和杂篇中的精华。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
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 亦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的外篇
与杂篇部分最多,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 必须了解的一项事实。
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
前,现在所谓的 “道家”与孔孟之学所谓的“儒家”,原来没有分开
的,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 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
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 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
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在此一“道”中。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
“世间的道理与 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
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 。”这的确是一则名言。试看今日世界各
国学者,对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 古人之牙慧。所以纪晓岚一
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 国文化系统分
类,以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而已。他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 就因为他倚此一态度而为学,自然读的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他
人深刻而正确, 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
广博精微。”意思是说,道家 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
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 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
议的境界。
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
家的文化,更 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
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 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也因之产生了流弊。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的书,从文字表面上来看,似乎很容易读
懂,如果也用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
讨,去阐述了。
也有人说,提到我们的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
易经、老子、 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的时代。但在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的两百多
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 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
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 的时代,三玄
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在动乱不安中,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
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他们更进一步回过来说,目前这个世纪
中,这三样东 西,很受欢迎,可见这个时代,当然的是衰乱的时代。
其实,并不一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
同,观点就两 样。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
历史,汉、唐、宋、元、明 、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
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 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
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返正”的人物,都是 道家的人物。不
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帮
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候的伊尹、傅
说,周朝开 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
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 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
“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 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
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 家的态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
次如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
可知、不可数 的道家人物。
数十年前,国内流行一股研究明史的风气,其实研究断代史,以明
史最难研究, 如果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研究对象的中心,那就要注
意一般编史书的人不大采用 、而是朱元璋亲自写的几篇文章,的确具有
重大的历史价值。在这几篇文章中指出, 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几个
道人。实际上,他们都是表面上装疯卖傻的道家人物。 其中一个是周
癫,江西建昌人,人们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的名字,因常在市街上
疯疯癫癫,便叫他周癫,实际是一位学道家神仙之道的人物。朱元璋曾
多次试验他, 一次把他放在蒸笼里,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热水蒸了半
天,朱元璋认为该已经熟了, 移缸揭开蒸笼观察,不料他在里面作蒸气
浴,和现在流行的三温暖或土耳其浴一样, 满身大汗,对朱元璋说:
“你好,你的事业可以完成了。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 可奈何。但
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出现,助一臂之力。像打陈友谅的时候,
他 也跟着一路去,朱元璋心想,这疯子出现就会遇上麻烦,这次去打陈
友谅,本来是一 场艰苦而危险的战争,他又来了,可真讨厌,于是想把
周癫沉到江里去。朱元璋带兵 到了南昌,他还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
果然,在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他又帮了朱 元璋的大忙。
这些人物,因为太神话化了,而编写正史的,多为儒家人物,由于
他们的传统观 念,对于这许多史实,都不收罗进去。事实上,朱元璋本
人的著作中,所描写的这类 史料很多,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摘自《老子他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中国过去有句俗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人把文学,武
学,叫作文艺,武艺。古人这个"艺"字用得非常好,不管是 文学。哲
学,或任何学问,修养到了艺术的境界,才算有相当的成就。学武也是
一样,学到了相当的程度,才称得上武艺,入于艺术 境界,也就是所
谓"化境"。不像日本人,有所谓一段,两段,一直到九段。日本武术的
分段法,是由中国佛家禅宗的"浮山九带"蜕 变而来的。上面引用的这句
古话,相当深刻,从这句话来看,人都有不满现实的情绪,尽管学问
好,本事大,卖不出去,也是枉然。
孟子卖不出去,孔于也是卖不出去,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说
的:"沽之哉!沽之哉!"结果到了流动摊位上,还是卖不出去,永 远是受
委屈的一副可伶相。孟子也一样,现代和将来的人也是一 样,卖不掉的
时候,都很可怜。这就是世间相。过去是将学成的 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现在呢?是卖给工商巨子、大资本家。中国 的知识分子,几千年来都是
如此。 另一方面,那些大老板的买主们,态度都很令人难堪,不但 是
讨价还价,苛求得很,有时候对知识分子就像对上门兜售的小 贩一样,
看也不看一眼,一挥手,一个劲儿地比着:“去!去!去!” 你把黄金当铁
贱卖给他,他也不理,就是那么个味道。 我在小的时候,父亲告诫我两
副语体的对联说:"富贵如龙, 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族六
亲。”另一副说:“打我不 痛,骂我不痛,穷措大(现在叫穷小子)肝肠
最痛。哭脸好看,笑脸 好看,田舍翁(现在叫有钱人)面目难看。”活了
几十年后,对人间 事阅历多了,回头再想这副联语,的确是世间的淋漓
写照。
在古代,尤其春秋战国间,知识分子第一个兜销的好对象, 当然是
卖给人主——各国的诸侯,执政的老板们。如果卖出去 了,立即就可平
步青云,至少可以弄个大夫当当。其次,卖不到人 主,就卖给等而下之
的世家,如孟尝君、平原君等四大公子,一般 所谓卿大夫之流,能够作
他们的座上客,也就心满意足了。实际 上,名义虽称之谓宾客,也不过
是一员养士而已。如弹挟当歌的 冯援,即是如此。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
以后,曾经下了逐客令,当 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临行之时,上书劝
课,秦始皇觉得有理,于 是收回成令,李斯后来因而得以重用。虽然如
此,各国诸侯的灭 亡,对养士风气不能说不是个打击,这一阶段的读书
人,是比较 凄凉悲惨的,大多流落江湖,过着游侠的生活,这就是汉初
游挟 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
(方按:秦王政下逐客令、李斯被重用均在统一天下之前)
文采与气质
有些人有天才,本质很好,可惜学识不够,乃至于写一封信也 写不
好。在前一辈的朋友当中,我发现很多人了不起。民国建立以后 ,在政
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各方面有许多人都了不起。讲才具也 很大,对社
会国家蛮有贡献,文字虽然差点、可是也没有关系,他 有气魄,有修
养。
另些人文章作得好,书读得好,诸如文人、学者之流。我朋友 中学
者、文人也很多,但我不大敢和他们多讨论。有时候觉得他们 不通人情
世故,令人啼笑皆非。反不如有些人,学问并不高,文学 也不懂,但是
非常了不起,他们很聪明,一点就透,这是 “质”。
再说学问好的文人,不一定本质是好的。举个前辈刻薄的例子 ,像
舒位骂陈眉公的一首诗,一看就知道了,这首诗说,“ 装点山林大架
子. 附属风雅小名家。
功名捷径无心走, 处士虚声尽力夸。 獭祭诗书称著作, 绳营钟鼎
润烟霞。 翩然一只云中鹤, 飞去飞来宰相衙。” 陈眉公是明末清初的
一个名士,也就是所谓才子、文人。文章写得 好,社会上下,乃至朝廷
宰相,备阶层对他印象都很好。可是有人 写诗专门骂他;“装点山林大
架子”。所谓装点山林是装成不想出 来做官,政府大员请他出来做官,
他不干。真正的原因是嫌官太小 了不愿做,摆大架子,口头上是悠游山
林,对功名富贵没有兴趣。 “附庸风雅小名家”,会写字、会吟诗,文
学方面样样会,附庸风 雅的事,还有点小名气。“功名捷径无心走”,
朝廷清他出来做官 都不要做,真的不要吗?想得很!“处士虚声尽力
夸”.处士就是隐 士,他自己在那里拼命吹牛,要做隐士。“獭祭诗书
称著作”,獭 是一种专门吃鱼的水陆两栖动物,有点像猫的样子, 它抓
到鱼不会 马上吃,先放在地上玩弄。而且一条一条摆得很整齐,它在鱼
旁边 走来走去玩弄,看起来好像是在对鱼祭拜,所以称作“獭祭”,它
玩弄够了再把鱼吃下去。这里的借嗡,是说一个人写诗做文章,由这 里抄
几句,那里抄几句,然后组合一下,整齐地编排在一起,就说 是自己的
著作了.骂他抄袭别人的文章据为已有.‘蝇营钟鼎润烟霞 ”,这是说他
爱好古董,希望人家送他,想办法去搜罗。“蝇营” ,是像苍蝇逐臭一
样去钻营,人家家里唐伯虎的画、赵松雪的字等 等,想办法弄来,收藏
据有。“翩然一只云中鹤”,这是形容他的 生活方式,看看多美!“翩
然”,自由自在的,功名富贵都不要,很 清高, 像飞翔在高空中的白鹤
一样。“飞去飞来宰相衙”,这完了! 当时的宰相很喜欢他,既然是那么
清高的云中鹤,又在宰相家飞来 飞去,所为何事?可见所谓当处士,不
想功名富贵等等都是假的.所 谓文章学问都是为了功名富贵,如此尔!
这一首诗.就表明了一个人对于文与质修养的重要。人不能没 有学问.
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 用 ?像这样的
学问,我们不大赞成。文才好是好,知识是了不起, 但是请他出来做事
没有不乱的,这就是文好质不好的弊病。一定要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就是这个道理。
变迁的时代与不满的心理
生为20世纪末期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激,
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这时代的冲突与不
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
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
忧虑;正在茁壮中的少年,既无高瞻远瞩,更不知道如何去后顾深思,
前路茫茫,一片空白,在无所适从的情态中,陷于烦闷。这是老一辈子
的人应该担替的罪过?或是这一代青年们的错误呢?其实,谁也没有罪
过;不能把这个责任,推诿给谁来单独承当。这是历史趋势中自然的现
象,文化思想在变动的时代中心起的波澜,也是人类历史分段生命中当
然的病态。
如要讲究责任谁属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方,当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遭逢历史的巨变,我们公认的圣人──孔子,著述《春秋》大
义,是把这种过错,责之于当时身其位,力足以谋国的“贤者”,孔子
这种论断的是与否,那是历史哲学上的一个问题,姑且不论。但至少要
知道在《春秋》时代,教育和知识并不普及,因此所谓“贤者”的士大
夫们,的确是义不容辞,难逃其咎的。而当时印度的圣人──释迦牟
尼,创立佛教,敷扬佛法,却认为历史变乱的罪过,是人类与一切众生
的共同“业力”所造成。当共同“业力”构成大势所趋的时期,犹如转
动速度极快的火轮,当它正在旋转的时候,谁也无法插手使其停止;阻
挠或堵塞,只是增加旋力发生巨变而已。孔子的道理是“因人论世”,
所以《春秋》责备贤者。释迦的道理是“因世论人”,所以佛法的观
点,便深深悲叹众生的“定业”难移。此外,老子的“无为”、“因
应”观点,也正同此理而立论。我们如从“因世论人”的观点来说,释
迦历史哲学的观念,自有其充分理由的论据。如果根据此理,大有可能
会袖手旁观,喟然叹息芸芸众生,至可怜悯而已!如果从“因人论世”
的观点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承先而启后,继往而开
来,那么生逢历史时代剧变中任务,对于现代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
题,必须要检讨疏通,求其开展新运。但要检查现代青年思想的病根所
在,与心理病态形成的原因,又必须要从历史文化演变的过程中,追溯
前因与后果,再来寻求治疗的药方。
不满现实的历史心理
在五、六十年前的前辈时代,也正是我们出生成长的阶段,我们也
正如现代青年一样,具有勇敢、决心、幻想、行动的情绪,同时更有不
可一世的气概。但也正和现在青少年相似,怀有无比的彷徨、郁闷、烦
躁,和敌视现实、否认一切的心理。这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
期,新旧中国文化思想开始交替,东西方文化迈向交流融汇,激起中国
文化新思潮的巨浪阶段。由裹成三寸金莲的小足,解放为大足;终身不
出闺房一步的女子,争取男女平权。男子们由终日背诵“之乎者也”,
提考蓝、穿长袍马褂上京求名,而变为写作的呢吗啊,死啃ABCD,割须
剃发,穿上西装革履,大谈洋务与西学,夸为识时务的俊杰。总之,事
无巨细,学无古今,人无老少,一切都在求变、待变、必变的巨变过程
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年以上的老前辈们,他们面对此情此景,满腔忧
患,无限感伤,随时随地都在摇头叹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而进入暮年晚景的低潮,含悲抱愤而去。但在无情岁月的推排之下,曾
几何时,我们这些青少年们,不满当时的现实,和轻视否认当时老前辈
们摇头叹息的情景,也渐渐地进入我们的心境,成为生活习惯的一种自
然姿态。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不知不觉,自己也进入中年,昔日
老前辈们不满现实的叹息感言,又渐渐地出自我们之口。这种循环性的
历史悲剧,犹如新旧交响的乐章,具有时代性旋律哀怨,永远存在于历
史的阴影里。这也正是说明:历史时代的途程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而人
类在时代的轮转中,却永远不满现实。不论任何时代,青少年们固然如
此,老年人们又何尝不如此。由于这个憬悟,我常警醒自己,不必忧
伤,不必感叹,假如我过去了,后一代的人们,也许比我们活得更有
趣,更快乐,也可能更疯狂。
时代演变中的思想与感情
由于身历其境,而了解人们历史循环性不满现实的通病,进而探寻
这种随时代年龄而发生差异的思想与心理原因,便可知道人类的感情作
用,经常会左右理智慧思的极限。人的感情,不但对个人私心事物有占
有把握的牢固性,同时对于具有历史性的生活形态和精神思考的习惯、
文化背景、时间和空间的惯适,都有浓厚的感情作用。每当历史随时代
的推进而演变的时候,由于人们旧有历史的牢固习惯,只能接受渐变的
推排,极难适应突变的打击。尤其对于眼前现实的精神生活,与耳目感
官日常周遭事物引发的感想,例如与社会秩序、家庭环境有关的道德规
范、行为的善恶标准等观念,在历史文化变更的过程中,最容易引起青
少年的心理反应和老辈子的伤感。尤其在20世纪末期的剧变中,更为
显著。站在我们这一代的立场,看到下一代的堕落和疯狂,真有不胜扼
腕叹息之感。如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检讨历史文化演变的得失、前因
后果,便可比较客观地了解青少年们思想与心理趋向的矛盾。在这个时
代中,旧的过去了,新的还未产生,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如朽索之驭
怒马,他们失去了可循的准绳,找不到控驭自己的鞍辔,盲目自恣,陷
于一片迷惘的境地。不但东方的青少年如此,西方乃至全世界的青少
年,都已染上这种时代性的传染病症。其实,在这个时代的阶段中,真
失去了道德的标准吗?完全没有善恶的意识吗?不然。道德和善恶,它
永远存在于人心之中,它是人性中自然具有的一种功能。它只有随着时
间和空间的作用,转变形态。在人类的文化史上,过去的道德观念,是
基于宗教的因果观念而定;教育的规范由此而教育,思想的习惯由此而
思想,稳定社会秩序两、三千年。现代的道德观念,由于物质文明的发
达,工商业快速发展中的刺激反应,它逐渐接近以经济的价值观念而
定,下意识的只有价值与无价值的辨别。过去的善恶观念,是以人性本
应善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善恶,具有宗教性的报应而定论。现代的善
恶观念,由于科学促使物质文明的重要,同时曲解自由而又极度偏向个
人的自私,几乎走向以需要与不需要来决定善恶的标准。这样的道德观
念、善恶观念,虽然还未真正构成为现代人思想心理的定型,它的对与
不对,是与否,实在是非常急切地等待着我们这一代去博学、审问、慎
思、明辨。既不能凭历史文化的感情而一切陷于悲观,更不能徒凭时代
的感染而盲从冲动,以致于忽略了随时偕进的理性思想。
尚未成熟的历史与文化
生当这个世纪末期的青少年们,传统的宗教、哲学、教育等道德理
性的准绳,已经命如悬丝,失去了它固有的依赖的力量,我们所要的,
是有特立独行和“确然而不可拔”的精神,融合古今中外的所长,建立
新的文化机运,使后来的一代,走上安定的道路。
同时更需要认识人类历史文化的成果,它永远还很年轻,需要新知
的灌溉而求其成熟。宇宙的生命,无论过去与未来,它永远是常新不
古,所以曾子在《大学》上,强调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
日新。”《易经》也常提到“随时偕时”、“与时偕极”的道理,这都
是提醒人们不要满足过去,留恋过去,要展望明天,开启未来。青春的
活力,它永远是推进历史文明的动能。道家素来认为“天地是一大宇
宙,人身是一小天地。”为了说明人类的历史永远还很年轻的理由,引
申道家这个观念,可以说“历史是一部大人生,人生是一部小历史。”
因为任何一个人,天赋的本能,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幻想,尤其在少
年和青年的阶段,幻想经常占有青春活力大部分的时间。幻想不是过
错,幻想加上学识,在思想和行为上,便成为有守有为的学问素养。幻
想不加力学,它可能会变成无羁的劣马,自误也会误人。累积人类的个
性、幻想、学识,构成为思想、行为与经验的成果,便综合成为人类的
历史与文化。然而任何一个人,由青少年阶段,富于幻想的时期开始,
其间加以力学,或者不学,便早已奠定一生成败的基础。到了中年,便
是实现他的幻想,而付诸实际行动的时期;无论是事功的成就,或是学
术的著作,甚至于宗教家们修道与传道的生活,都不外于此例。到了晚
年,大概都是留恋欣赏过去的成果,或者感叹过去的哀乐变为回忆,而
随时消逝。所以孔子也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
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如果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当每
个人由青少年的时期,脑力开始成长,一直到了五十多岁以后,才是脑
力成长到鼎盛的时期。但上天注定人类可悲的命运,正当他脑力和智慧
刚好成熟,经验的累积又正是到达高峰的时候,便像苹果一样,红透熟
烂,又悠然地悄悄落地,还归虚无。除了天赋特别,老当益壮而成为瑰
宝的,那是普遍中的例外,为历史点缀了壮丽的场面。此外,无论是从
事出世事业的千秋人物,如宗教的教主和大哲学家们,或是从事入世事
功的伟人,谁也无法逃出这个自然的规律。
人生的生命既然跳不出这个规律以外,他在智慧上的成就,可以创
造历史文化的期限,又如此的短暂而渺小,所以古今中外,累积几千年
来的历史与文化,可以说都是青年人扮演主角的成果,中年或老年人担
任编辑而写成;它永远都很年轻,并且尚未完全成熟。虽然由原始的宗
教而发展为哲学,从哲学的范围而扩充到今天科学的成就;但摆在人类
面前几千年的老问题,所有人生生命的奥秘、宇宙生命的奥秘等等悬
案,始终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使人确信不疑而安心于定论。并且显
而易见的,集中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的思想与学术,仍然不能使这个人
类社会得到永恒的平安,享受幸福而快乐。虽然在这个时代,大家震惊
于科学的成就,普遍高唱科学文明相号召,忘记科学的发展,只是整个
文化的一部分而已。况且人们又迷失了科学的方向,只把自然科学的发
展,当作文化全部的需要,忘记精神科学,于是愈来愈空虚,几乎快要
成为思想白痴的时代了。尤其科学的分类虽多,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
个综合科学的创立,更不能与精神文明的哲学会师,这是一种非常盲目
的危机。佛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是现代有志有识的青少年
们,应该在科学文明的时代中,创立新的历史文化。如此才是现代青年
新的出路,徒然的彷徨和郁闷,于人于己,丝毫无补。但既不要为了科
学的待遇而求科学,更不要忘记精神科学的急需建设;否则,这个世纪
末期的一部人类历史文化,必然要走到“疯狂与镇定剂齐飞,颓丧与麻
醉品并驾”的境界,那是毫无疑义,迫在眼前的社会病态。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
宿将还山不论兵
中国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应该关心。但是,有
个原则,如孔 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在那个位置,不
轻易谈那个位置的事。
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是身居官职,最好不要随便谈论批评政事。
真当隐士的更 需要有如此的胸襟。这句话,我们要常常注意。现在顺便
告诉大家一些有趣的经验。
我不是学者文人,但常与学者文人接触。学者文人最喜欢谈政治,
而且他们对现时的 政治,几乎没有满意过的,尤其学自然科学的学者,
更喜欢谈政治。如果将来由科学 家专政,人类可能更糟糕。因为政治要
通才,而科学家的头脑是“专”的,容易犯以 偏概全的错误。我的结论
是越外行的越喜欢谈内行话,不知大家的经验如何。
所以孔子的这两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为政的基本修
养,表面上看, 好像帝王可以利用这两句话实行专制,要人少管闲事。
事实上有道理在其中,因为自 己不处在那个位置上,对那个位置上的事
情,就没有体验,而且所知的资料也不够, 不能洞悉内情。因此,我们
发现历史上许多大臣下来以后,不问政治。像南宋有名的 大将韩世忠,
因秦桧当权,把他的兵权取消以后,每天骑一匹驴子,在西湖喝酒游赏
风景,绝口不谈国家大事,真如后人有两句诗说:“英雄到老皆板(白
旁)佛,宿将 还山不论兵。”这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理的写
照,孔子并不是说把政治交 给当权者去做,我们大家根本不要管。
据我所知,文人更喜欢谈战争,开口就是该打。他们不知道打仗的
难处,自己没 有打过仗,也不知道怎么打。等于有人在街上看到别人打
架,自己在旁边吆喝着大声 喊打,可是叫他自己来,只要一扬拳头,他
就先跑了。这就是历代文人的谈战争。知 识分子喜欢谈军事、谈政治,
大多数绝对外行。所以我常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对他们说: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下略四百字。)…… 很不幸的,孔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
用来做滑头话,作推词。甚至,有些人看见别 人用这句话作挡箭牌,都
误认为是跟孔子学滑头。所以打倒孔家店的人,也把这句话 列为“罪
状”之一,把罪过弄到孔子身上了。实事上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以致
用, 真正的学问,要和作人做事配合。他也是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
有一点还不了解, 还无法判断时,不要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因为
真正了解内情,太不容易了。 当然,一个人,尤其关于现时的思想,不
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 想、徒劳而无益的。这个话我们
可以站在社会文化的立场反对。而研究科学,不怕人 有幻想。强调一点
来说,历史也是幻想创造出来的,科学的发明,开始也由幻想而创 造出
来的。真正的科学家,很少个性不古怪的,他的环境影响了他。每天在
实验室里, 生活没有情调,如果研究到深入的时候,他手上拿着正在吃
的面包,换上块腐肉给他, 他都不知道,照拿着吃。但是他如果不这样
研究得发疯,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 科学家。做学问也是这样,要
想学问有成就,一定要钻进去,像发疯一样,然后跳出 来,这就成功
了。不到发疯的程度,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搞通才的,样样搞又样样搞
不好,就犯了太聪明的毛病。科学有成就的人,可以说是笨的人,也是
世界上最聪明 的人,这就不能说“思不出其位”了。所以现在的年轻人
来读这些书,都是反感的, 往往加上“统治思想”、“控制思想”等等
的许多罪名。 事实上,这是说人的基本修养。以现在的政治思想来解释
这句话的意义,就是: “不要违反思想的法则。”如果用在做事方面,
也可以说,不要乱替别人出主意。由 这样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通
了。
诸葛亮的《戒子篇》
平常人谈到修养的问题,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宁静致远,淡泊
明志。”这是 诸葛亮告诫他儿子如何作学问的一封信里说的,现在先介
绍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慢则不能研精, 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人说文人都喜欢留名,其实文人喜
欢把自己的著作留给后人。好名好利,是人 心的根本病根,贤者难免。
先不谈古人,就拿现在来说,几十年来,不知出版了多少 著作,但其中
能被我们放在书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几本书?尤其现在流
行的白话文章,看完就丢,只有三分钟的寿命,因为它缺乏流传的价
值。一本著作, 能够使人舍不得丢掉,放在书架上,才有流传可能。所
以留名是很难的。清代诗人吴 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
名。”一点不错。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说:“但在流传不在多”。比
如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 章盖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了他的文章。
而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不为文 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
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以说是后无来者,可以永远 流传下去。他的
文学修养这样高,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于文学,一定也会成为一个
成功的文学家。 文章、道德、事功,本难兼备,责人不必太苛。 诸葛
亮除了『出师表』外,留下来的都是短简,文体内容精炼得很,一如他
处世 的简单谨慎,几句话,文体就解决了。看他的传记里,孙权送他东
西,他回信不过五 六句话,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这么解决了。
这一篇『戒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
讲养性修身的 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后人把诸葛亮
这封信上的思想,换上一件 衣服,变成儒家的。所以这封信是非常有名
的著作。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境界 非常高,组织的非常美妙,都
是对仗工整的句子。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陆对 长空,很容易
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结果,诸葛亮把
这种思想文学化。后来的八股文也是这样,先把题目标好,所谓破题,
就是把主题的 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达出来。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
问,以“俭”修身,俭不是节 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
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
“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
修身治学方面;“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
静才能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 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
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的论点,和“才须学
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非学无以广才”,纵然是天才,如没有 学问,
也不是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学问哪里来的?
求学来 的,“非静无以成学”。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句子。“慢
则不能 研精”,“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讲到这个
“骄”字 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而
且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 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
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使用为骄傲。 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
的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孔子在』论语『 中提到“如有周公
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 学,
有周公的成就,假使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这个人就免谈
了。
我们中国人力戒骄傲,现在外国文化一来,“我有了他真值得骄
傲”这类的话就 非常流行,视骄傲为好事,这是根据外国文字翻译错
了,把骄傲当成好事。照中国文 化规规矩矩翻译,应该是“欣慰”就对
了。这是几十年来翻译过来的东西,将错就错, 积非成是,一下子没办
法改的地方。但是将来维护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要想 办法的。
有许多东西,都要慢慢改,转移这个社会风气才是对的。 再回到本文
“慢则不能研精”, 就是自满,慢就 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那么求
学文就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为什么用“险 躁”?人做事
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
毛病。尤其是年轻人,暴躁、急性子,就不会理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这个 地方,有些本子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
“意”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 --年龄跟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
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 岁。人的思想跟着年龄在
变。“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年 不努力,等
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 看诸葛亮的『戒子篇』,同他作人的风
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这道理用 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
“简”;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俭”。但是文学的修 养,只是一
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
闲坐小窗读《周易》
我经常对同学们说,有两种东西必须要学--佛学与『易经』。但
这两门学问,穷一辈子之力,并不容易学通,也不需要学通。不学通,
永远追求不到,是通非通的那个样子,其味无穷,一辈子有事消遣。。
老了也不寂寞,越研究越有趣。古人说,“夜读『易』”,如果夜里读
『易经』,鬼神都受不了。我的经验,是夜里读『易经』,保险睡不着
觉。刚刚读啊读,看出一点名堂,便想弄个清楚,继续看下去,等告一
段落再睡,结果一段接一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真是“闲坐小窗读
『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一整个春天何时溜走了都不知道,这个
味道很好。
各位手边的『易经集注』,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
书名『周易』,是周文王在××里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所作的结
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
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
『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要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连山易』是神农
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
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
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
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一本
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
了。事实上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讲的“江
湖”中的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要道家这方面的东西,都是
『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周易』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叫作“三易”,就是变易、简
易、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
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
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
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
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
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
的道理了。
第二简易,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
了解的。我常常跟朋友们讲,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
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
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
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
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平凡,而且非常
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
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
则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
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
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
西存在,就是能变成万象来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
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
“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
能”。
我常常告诉同学,最好不要去钻研『易』这门学问,如果钻进去
了,会同我一样,爬不出来。如果一定要学,也最好只学一半;如果真
把『易经』学通了,做人就没有味道了。譬如出门了,因为“易学”通
了,知道这次出门会跌倒,于是不出门了,一步都懒得动了。像这样的
人生还有什么味道?所以我说学『易』最好只学一半,觉得奥妙无穷,
如黑夜摸路,眼前迷迷茫茫,蛮有趣的;天完全亮了走路,眼前有一个
坑,会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不走了。
可是学通了『易经』非常乏味,何必去学?话虽这么说,但学
『易』真的通了,哪里还用来讲『易经』?我现在还来讲『易经』,可
见就是半吊子,还不通。
山川人物与永嘉禅师
山川人物这个题目,在中国文化里的确很重要。山川代表地理环
境,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的东西就是不同。比如说榴莲,泰国、印尼、
缅甸这一带很多。你把它移到台湾或亚热带地区,它决不是榴莲。所
以,地理环境同这个环境里出生的人物不能说没有关系。南方人就是南
方人,北方人就是北方人,东部和西部也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气
质,一切都有不同。奇怪,看起来似乎是迷信,实际上是科学。
因山川人物提到永嘉禅师。永嘉禅师对中国文化、禅宗的影响,他
的声光,声名、光芒,现代话叫声誉,不但照耀唐朝的禅宗一代,而且
影响到深远,一直到现在,甚至将来。
永嘉禅师当然是永嘉人。清朝以前,浙江设八府,温州府、宁波
府、处州府等。温州府共辖五个县,永嘉县是温州的首县。温州的山川人物影响到一个时代,尤其是现在,“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个
体户兴起,温州的声望是那么大,几乎传到全世界。
我是温州府乐清县人。我从小对这个国家很有感情,想为国家做一
番事业,所以对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特别注意。我们当年,国人如
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不熟悉,是一件羞耻的事。尤其是我个
人,比一般人的个性又更顽固。
关于地理,讲一个有趣的事。大家知道一世界的屋脊在喜马拉雅
山,在小乘佛经里,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大乘佛经里的须弥山不一
定指喜马拉雅山。须弥山是地球的中心,也是屋顶。喜马拉雅山下来,
在北方,新疆一带过来,北部高原,叫冈底斯山。中东、印度、中国,
河流山脉的源头,在中国讲,都发源于昆仑山。昆仑山是喜马拉雅山的
一股,一大股,中国人素来以昆仑山为标准。中国的山脉分三条大山
脉,昆仑山主山中脉,到青海高原、甘肃、陕西、山西下来,古代称之
为中龙山脉,像一条龙,阴阳风水叫龙脉,从空中看,山势的走动就像
一条龙在滚动。中龙山脉青海、甘肃、陕西下来,过了太行,是中条山
脉。最后,一路下到淮泗,淮河流域、泗水流域,到海边下海,震泽
湖。龙下来一定要喝水,到震泽湖下海,龙在喝水。这一条龙脉,在海
里抬头,就是日本。
由昆仑山脉向北走,过新疆、青海,经过内蒙古和蒙古,到东北,
鸭绿江下海,在海里抬头,就是朝鲜,这是北龙山脉。
南龙山脉,从昆仑山出来,进西藏,向南到云南贵州,向东到两
广,广东、广西,经过湖南、江西、一路到福建。当然它有分支。江
浙、福建都是它的方支,到福建下海,就是台湾。
把中国的山川气脉分类,大概是三条龙脉,不同的山川气脉出的人
物都不同。拿历史来对照,差不多三代以前了不起的人物,尧、舜、
禹、汤、文王、周公、孔子,成功的人物,大多是北龙山脉出来的。北
龙山脉的人出来,天下太平。他们稳重。秦汉以后,以至唐、宋、元、
明,都是中龙山脉的人,大多是太平盛世。
南龙山脉出名的,好像文化思想、哲学、禅宗、佛法,成仙成佛,
大多是南龙山脉的人。南龙山脉出来的人可以做宰相,聪明有余,稍欠
浑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际运,站出来的都是南龙山脉的人。
温州在地理上属南龙山脉的分支。浙江的括苍山脉,由杭州那边
起,青田、丽水一带下来,又是一条龙脉,到温州下海。括苍山脉从古
到今出了很多人,风景很好;同仙霞岭山脉连起来,一下来就是天台。
天台是历史上有名的出神仙、出仙佛的地方,换句话说,是出哲学家的
地方。温州在历史上素来是仙灵聚居之地,山水秀丽,如有名的乐清北
雁荡山。
温州一带,春秋战国、秦汉以前是蛮夷之地,同福建一带称闽越,
温州是南越;汉朝的南越是指广东、广西;温州叫瓯越,是独立的一个
系统,文化也不同。汉朝以前是东瓯王,古书上说,百越文身之地。百
越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等。温州真正归入中国版图,是在汉
武帝的时候。温州文化慢慢开发起来,山川之秀丽渐渐为人知道,是在
东晋阶段。雁荡山原来几乎没有人知道,到了东晋,谢灵运(康乐)出
守温州,当地方首长,他喜欢爬山,喜欢游山玩水,才发现雁荡之美。
据说,雁荡山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五百罗汉之一的诺巨那尊者的道场。
对此,只能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佛的五百罗汉弟子那时候怎么能到
达中国,除非他有神通。这个就难说。佛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说法,众
生随类得解。佛讲一句话,世界上一切众生都听懂。那好,他老人家当
年用梵文讲经,中文为什么没有记录,为什么后来还用翻译?为什么不
用中文讲出来、不用后人翻译?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当年,
有人对我说,你悟道了。我说没有,我讲出一句话,别人听不懂,还没有到佛的境界。
温州的文化在唐以前,没有出什么很大的人物,只有一位,是佛家
的永嘉玄觉禅师,在文化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不但影响了唐代
的禅宗,还是禅宗和天台宗两大派同出的最重要人物。
温州人物在儒家、文学上出名的,在宋朝比较多。宋朝形成一个学
派,叫永嘉学派,是儒家理学的一个支流,与浙江的金华学派、宁波甬
上学派,都是儒家的派系,在学术、文化上,叶水心(叶适)出了名。
我觉得温州很奇怪,佛道两家出了些人。宋代一个道士林灵素,温州
人,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特异功能,可是他的法力很大,影响了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拜他为国师。一个温州人,画符念咒,影响到皇
帝。宋朝这几个皇帝很奇怪,从真宗以后,大多都是迷信的大家。看他
们的谥号,死后得的封号,宋真宗,真假的真,好像很好听,实际上是
特异功能的崇拜者;神宗、钦宗受林灵素的影响很大。金人南下,打到
汴京(开封),最后用道家的符咒法力抗拒金人,不但不能打胜仗,父
子两人还做了俘虏。这个林灵素,历史上只一笔带过,因为他是道门之
人。
永嘉禅师是正宗的禅宗,温州人知道他的并不多,知道林灵素的则更少。对林灵素这一段仔细研究起来,皇帝迷信道教、画符念咒到这个
程度,这个国家非亡不可。我们温州人林灵素对北宋之亡倒有很大的功
劳。后来,温州还出了一些汉奸,同山川风水的影响很有关系,这是很
客观的,不要站在温州人的立场,尽是出好人,不出坏人。不过,其他
地方也出坏人。到了宋朝,乐清考取了一个状元,叫王十朋,乐清人一
提起王十朋.觉得了不起。
温州的永嘉禅师的著作影响到千多年来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禅宗,
他的分量有那么重,价值是那么高,文字之美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
讲温州人物,最光荣的一位就是他。
三面镜子
下面讲要怎样做学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 到,
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 的心情一
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和我 们现在一样,
对于年轻的学生,拼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 笨,
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嫡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 孔子
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 大学》、
《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 了。《大学》
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 的时候,才把它拉
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 庸》思想,就认为是孔
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 的演变。孟子是子思的学
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 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
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 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象卷起袖
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 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
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 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 要
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 是不
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 古代所谓
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 尽心地做,这
叫“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 见不转移。“为人
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 忠,对人也不好,误了
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 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
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 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
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 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
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 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
有时侯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 文
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 是不
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 面是讲学
问的内涵,下面就是讲学问的外用了。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
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
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 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 的
“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 国寡
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 对无政府
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 的“国”字,
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 字都是地方政治单
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 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
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 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
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 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
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 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
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 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
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 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
“敬事”,对一件事认 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
了就要认真去做, 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
是使下面的人 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
其事,说 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
也会 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节用指
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 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
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 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
法讲时讲势,也 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
重病,你不 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
以时” 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
听 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
问。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 针对
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 为什么
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谈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 便
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 了解,
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假如一个人
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 说他“见闻广
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 可是他作人做事
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 个证明了,跟着讲学
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余
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所
谓弟子, 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是自己
的儿 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
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 也负
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 风气,一
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 师,而老师既
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 当年从师一样。学
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 责任。
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地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 永乐
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 的九族,
而永乐帝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 族,认为老师
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 “师
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 一个是
“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 乃至如何
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 我们怎样做一
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 道”。中国过去文
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 作之师。”换句话
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 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
义,我们将来再来讨论。)集于一身。那么 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
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弟子, 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
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 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
惯是这样来的。
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 复兴
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真正尊师
重道的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 果在小学念
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几 年前,教师节的
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 定说不行,这是敬老
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 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
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 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
也是如此,夹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 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 懂是你的事,夹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
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 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
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 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
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 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至于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义关系、感情关系,除非这位老师 很有
地位。据我所经验的,每个学生要拿学位,作论文的时候,便 随时来
找:“老师怎么办?”很亲切。我还碰到过这样的事实,有 个要拿学位的学生天天来,来了非常恭敬,甚至觉得他恭敬得过分, 我家里的孩子
们说:“这个学生好,真有礼貌。”但是你得注意, 这是“币重言甘”
哪!他也的确送礼来,还送得蛮讲究,我说你送 礼送得这么重,虽然有
研究费领,可是一个月的研究费也不够买这 些东西,何苦呢?他说:
“对老师应该恭敬。”我晓得这不是诚意 的话,因为他的言语太恭敬
了,太甜了。“巧言令色”、“币重言 甘”是靠不住的。结果毕了业以
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这就是现在 中国文化的怪现象,是文化道德的普
遍事实。国民道德的修养从教 育界开始,是应该彻底研究的,所以我在
这里要讲到师生的道理。
饮食男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 交言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 是作
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 在战国
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东,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 大学者,蒙
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 历史、领导国家
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
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
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
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 女
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打倒,就是这样受冤枉的。) “贤
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
“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
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 认为
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 礼记》里
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 看法----形而
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 饮食、男女。一
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 生问题。男女属于康
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 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
“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 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
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一错 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 宋儒
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子或丈夫 丢开,这
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 谓
“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 问好,
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 自然随之而
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 个如何坏的人,
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 这是人之常情。“事
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 夏为什么提到
“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
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 要量
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 于天生的
(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 法,对于这样
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 也,因为他为了孝
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 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
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 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
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 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
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 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 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
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 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
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 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
里很痛苦,只有希望 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
情感是真的,我 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如果一定要
在事实上有 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
用这个 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
了 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