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一些中国人在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时,总喜欢在名字中加进“猫、狗、鸡”等字样,据说可以降低小孩夭折的机率。而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上了学,长了见识,就会觉得原来的名字很老土,要换一换了。笔者的一位朋友,父母给取的名字是“赵小猪”,一跨进大学校门就迫不及待地改成了谐音“赵小朱”。 企业也是一样。1984年,柳传志、李勤、王树和、张祖祥等11个“完全不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响应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号召,靠20万元投资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脑海里根本不敢妄想“百年老店”。那时,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也许就是企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然而,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打拼,企业大了强了,这时从娘胎里出来的名字就显得老土了。昨天,他们面对的可能是区域市场的竞争;而今天、明天就要“离开父母、远走他乡”,去海外闯市场了。正如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企业要保持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走出国门,并且必须形成有突出地位的品牌。” 换名字是有成本的,不仅要征得公安部门的同意,还要一一告知以前的师长、朋友。 从某种程度来讲,企业换标的投入和风险与人换名字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据称,联想原来的品牌价值高达200亿元,而新标识的市场推广费用高达400亿元。联想的换标行动也许还算成功,由于他在国内IT业的地位,品牌价值比较容易继承。假如是一家刚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企业,换标很可能意味着从零开始。中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每个企业实际上都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竞争,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因此,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必须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殚精竭虑,以全球视野决策未来。企业频频换标可以带给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带来很多启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往往缺乏明确的品牌管理意识,一些企业甚至仅着眼于国内市场,连英文标识也没有,很难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和感受。 大小老板们,未雨绸缪,给企业取个国际好名字吧。来自: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