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政治家和理论家。曾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位。
刘少奇早年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等工人学生运动,并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南地区的影响力。皖南事变后,他参与重组新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主持土地改革运动,并曾组织七千人大会、领导中央经济改革,以纠正毛泽东三面红旗的总路线,试图扭转国家形势,但未能成功,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批斗、迫害致死。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全面平反并恢复其一切名誉。
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富庶的农民家庭。早年接受私塾教育,1912年,刘少奇进入芳储乡小学补习班。期间,在湖南新军从军的二哥刘云庭带回一本介绍辛亥革命的小册子,刘少奇读后很受启发,并剪去其辫子以示坚持革命。次年,其考入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又称玉潭学校),成绩优秀。毕业后先后报考长郡中学和一中,都被录取。1916年就读于宁乡驻省中学(现金海中学),插入二年级二期五班。1920年,刘少奇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1921年,经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1922年,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到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到湖南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处担任领导工作,数次领导铁路工人罢工,其中最著名的是同年9月与李立三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也是此期间刘少奇与毛泽东相识。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刘少奇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至1926年间,刘少奇在湖北和上海又多次领导政治运动和罢工,成为当地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次年4月,刘少奇与何葆贞结婚。
1925年12月,刘少奇在长沙被湖南省军阀赵恒惕的戒严司令部逮捕,当时恰逢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各界人士劝说和呼吁下,刘少奇于1926年初获释。1927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刘少奇在长期工作中逐渐总结出一套“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斗争方针,并对当时中共中央内部所谓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抵制,这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谋而合。 1929年夏,刘少奇调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中东路事件中发动了反对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支持苏联的运动。同年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阳)纱厂门口,因煽动罢工嫌疑被捕,9月中旬经奉天高等法院判决,“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取保释放”。
1932年,刘少奇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34年1月,中共第六届第五次会议上,刘少奇被选为第一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同年10月参加长征,担任红八军团的领导工作,后由于作战失利,红八军团撤销编制,其改任红五军团领导工作。1935年,刘少奇参加遵义会议,会上是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之一。同年10月,刘少奇和谢飞结婚,年底到达陕北。1936年,刘奔赴天津,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领导薄一波、姚依林、安子文、彭真等在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的进行抗日运动,并与国民党政界、军方、学生进行接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少奇把北方局总部调往山西太原,并与晋系军阀阎锡山进行沟通。此外,其执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中共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9年至1940年,刘少奇参与新四军在安徽、湖南、江苏一线部署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与陈毅等人重建了新四军,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其中首先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增建华中党校,以提高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能力;并组织温和的苏北整风,确定新四军发展方向及任务。在刘少奇的组织协调下,新四军也由重建时的9万余人发展到13.5万人。
1938年秋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左起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博古、王明、康生、项英、刘少奇、陈云、周恩来1939年8月,刘少奇在延安机场送周恩来到苏联养病1939年至1941年间,刘少奇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名演讲。1942年12月2日,刘少奇返回延安,次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在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性质、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特点、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问题。其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将“毛泽东思想”明确写入党章,并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在中共七大选举的领导集体中,刘少奇名列中共五大书记(相当于政治局常委,依次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在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局势中采取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同时,他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一改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1947年3月,国军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国共内战,刘少奇和朱德转移到华北负责中共占领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工作。同年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土地改革政策,并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富农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1949年6月至8月,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少奇出席开国典礼。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由刘少奇负责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全国的土地改革工作。其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中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和保护中农、没收地主土地,并在原耕基础上用抽补调整方法来分配土地。其改革卓有成效,1952年,全国农业产值比1949年增长48.5%,比1951年增长15.3%;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棉花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93.4%;农民个人生活也有所改善。
1952年,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和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庆祝活动。1954年9月,在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并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6年9月,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随后出席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1961年,刘少奇到广东、湖南、东北考察地方经济情况。次年1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提出书面报告,并在会上讲话,开始组织批评大跃进等工作及其经验教训。随后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开始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并提议陈云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同年9月,出席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试图扭转把中央工作核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1962年,中国四清运动开始,毛泽东认为当时的社会矛盾是敌我矛盾,主张反对右倾,开展阶级斗争;而刘少奇则主张主要矛盾应当为“人民内部矛盾”,应限制左倾,阻止阶级斗争进一步上扬。1964年,刘少奇又到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考察经济建设。经过到基层的视察,他和邓小平成立紧急委员会,提出“农业六十条”、“三自一包”,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将经济发展从浮夸的理想主义引向了实用主义。毛泽东很明显感到刘、邓执行了一条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线,自己在党内的权威受到挑战。1964年底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四清、五反问题进行批评,双方产生激烈矛盾,这使刘少奇、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开始破裂。同年年底,刘少奇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在三年大饥荒期间,中南海曾实行过高级干部自报口粮的制度,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均报每月13公斤,周恩来为每月12公斤,刘少奇为每月9公斤。刘是中南海所有干部中报数最少者。
1965年11月,围绕《海瑞罢官》的论争使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浮出水面。1966年5月,文革终于爆发,红卫兵运动使整个中国都陷于混乱。在文革初期,刘少奇在某些问题上和毛泽东的立场一致。1966年6月27日,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与中共中央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讨论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几个同志的问题。“彭、罗、陆、杨他们的互相关系是不正常的,……他们共同特点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都是搞地下活动的。”“彭、罗、陆、杨事件是有发生政变的可能的,这是激烈的、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在我们党内领导机关的反映。”结尾他说道:“我们现在拥护毛主席,毛主席百年之后也拥护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要延续下去,毛主席著作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教科书,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全体党员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的灯塔,是世界革命的锐利武器。毛泽东思想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也能改变世界的面貌。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战胜了一切反党分子,也能战胜国内一切反动派,也能战胜国外一切反动派。”
然而两者矛盾逐渐扩大。在处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具体问题中,双方矛盾此起彼伏。1966年6月,刘少奇和邓小平组织工作组进驻大中学校,禁止学生游行示威和贴大字报。然而毛泽东对此非常恼火:“共产主义者怕学生运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并命令撤销工作组。在1966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将“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目标直接指向刘少奇,同时其中共第二号人物的位置也被林彪接替,虽然仍然是政治局常委,但是排位下降,同时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也从此不再被提及。10月16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刘少奇遭到了陈伯达、林彪等人的批评。随后大字报、党报陆续开始了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批评。
1967年,刘少奇开始被软禁在北京家中。7月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趁毛泽东离开北京之机,擅自组织批斗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大会。同年中共理论刊物《红旗》第五期发表戚本禹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将矛头指向刘少奇:
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一些中央委员被剥夺出席会议的权利。一些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持续遭到诬陷性批斗。第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被定为“叛徒”、“特务”、“里通外国”、“反党分子”的人,达总数的71%。10月18日,中共中央专案审查小组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提出《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包括刘少奇在1925年、1927年、1929年被捕叛变、投降敌人、充当内奸、工贼的反革命罪行的调查结果。10月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批准该报告,认为他是“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刘少奇,是一个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是罪恶累累的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通过决议:“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并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党叛国的罪行。”并且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继续深入展开革命大批斗,肃清刘少奇等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思想。”
1969年初,刘少奇患重病,由中南海特派的抢救组尽力予以抢救。1969年10月17日,他被押送到河南开封市内北土街十号“监护”,有预感诀别的刘少奇向家人最后说道:“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他的病本非难症,只因治疗不及时,引起多种并发症,特别是中共上级通知——不宜透视、拍片、会诊,不久又将北京来的人员和药品全部撤回。刘少奇在被囚禁期间遭受到非人道的虐待,最终于同年11月12日凌晨六时病逝,享年71岁。
刘少奇逝世后,遗体就地秘密火化,“火化申请单”使用的姓名是“刘卫黄”,职业是“无业”,死因是“病死”。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为刘少奇平反,恢复了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名誉。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迟到”的追悼会,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当天全国下半旗志哀,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5月19日,遵照刘少奇生前的遗言,他的骨灰撒归大海。1981年,中国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其中江青、谢富治、陈伯达等人因涉嫌组织参与诬告陷害、迫害刘少奇致死等,被分别判处死缓、有期徒刑等刑罚。
随着刘少奇名誉和身份进行全面平反,相关的纪念活动陆续展开。刘少奇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等多篇,收入《刘少奇选集》,上下两集分别在1982年、198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发行之第四套人民币100纸币(1980年版与1990年版)上,刘少奇成为纸币正面四人浮雕像之一,其余三位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1988年,其出生地湖南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也重新修葺其祖居,并以刘少奇故居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0年,刘少奇逝世处被列为第三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2008年,中国召开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的活动。时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胡锦涛在讲话上,评价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父亲刘寿生为一位农民,为人忠厚,并不热衷买田置房,而是希望孩子多读点书。母亲刘鲁氏为普通农妇。刘少奇亲兄弟姐妹六人,大哥刘绍源,二哥刘绍远,三哥刘绍达,大姐刘绍德,二姐刘绍懿,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958年,当地政府把其故居修建成博物馆,刘少奇在1961年返乡时得知后,告诉当地党委秘书处取消这一安排,并把其房子分给当地农民居住。因为这一安排,刘在文革蒙难期间,当地民众隐瞒刘氏祖坟位置,使其祖居、祖坟都得以保存。其祖居现为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结过六次婚,最后一位妻子是王光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