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坤”来代表地,地代表一切事物的终结,所以呈阴。
八卦就是依靠这样的原理组成的符号体系,它具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相似性预测功能,与它相应的还有阴阳、五行等学说。
它依据的是“取象比类”的推断方法,即把不同事物按其表象、性质的归属分类进行相互比较,类比以求出共同或相似的性质,进而来预测和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点,用现代的“符号学”和全息信息学可以解释。
但在我国民间,存在着对这样一套复杂体系的误读,他们把《周易》简化成了两个字——算命。
与算命相联系,人们很容易就能想起一个词——迷信。
把《周易》简单看做算命,是对《周易》的误读;把预测简单看做迷信,则缺乏科学态度。
几千年前,面对当时的世界,我们的先民有着太多的困惑: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会有风雨雷电?为什么会有山呼海啸?人又是怎样来的?人的命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为什么同是人,人家比我寿命长?
有太多太多的神秘需要破解,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于是,先民们开始思考。《周易》就是这种思考的一个结果。
然而不幸的是,作为华夏先民的重要思想成果,《周易》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大多数人简单看做一本占卜书,《周易》成了中国占卜业的经典。
《周易》之后,中国的占卜术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专门研究领域。两汉时,京房在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发明了蓍草配“纳甲”的占卜方法。这个方法到现在还很有影响。
唐代时,经济文化极度发展,人也更聪明了,干脆发明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占卜方法:“以钱代筮”法,用三枚铜钱来预测吉凶。
北宋时的邵雍则发明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起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按年月日起卦,也可以按字的笔画和字数起卦,还可以根据尺寸、人、静物起卦。邵雍奉行“无故不占”的原则,因为他得来这些方法都事出有因。
实际上,无论后来发展起来的星占术、四柱命学,还是风水术、面相手相术,包括给人取名字的,都离不开《周易》。
20世纪的中国,有一个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几十年交锋而归于失败的人物,不说大家也知道,他就是蒋介石。蒋介石喜欢《易经》术数,是人人皆知的,他的名字就来自《易经》。
翻开《易经》,64卦中有一卦叫“豫”卦,其卦辞为“利建侯行师”,即有利于建国封侯和行军作战的意思。
豫卦的六二爻辞就是:“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这爻辞彖辞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因为能居中得正。蒋介石(字中正)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在临终前,蒋介石曾深有体会地道出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数。”
除了占卜、预测之外,《周易》其实更多地是在阐释一种人生哲学,讲述人生道理。
当你匆匆忙忙行走在茫茫人海中疲惫不堪的时候,当你面临家庭的不幸或是灾难难以自拔的时候,当你得意忘形、想狂想疯的时候,《周易》也许能够给你提供帮助,帮你拂去心灵上的尘埃。比如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就是从《周易》中提炼出来的。像这样的人生道理,不知曾经抚慰过多少逆境中受伤的心灵。而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是曾经让无数有志之士热血沸腾。
|